别急着“盖棺定论”,青少年网络文化需多角度审视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和意义极其宽泛的术语。仅就美国某学者的统计,1871年到1951年社会科学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青少年网络文化与当前时代的流行文化以及社会整体网络文化环境紧密相关。相较于传统社会流行文化和传统研究关注的青年文化,以下三个方面更体现青少年网络文化的突出特征,并与青少年价值观紧密相关。
原文 :《认识青少年网络文化需要多视角》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杨斌艳
图片 | 网络
全
球
化
全球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受全球流行文化和全球时尚潮流的影响是青少年网络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比如,近些年青少年网络文化中持续流行的动画动漫、网游社交、二次元、Cosplay、偶像崇拜(粉丝文化)等都是具有全球性的青少年文化。日本被主要视作动漫、二次元和Cosplay等文化的输出,而“伪娘”、“妖媚”、“偶像团”、“萌”等等则被视为是主要的韩国流行文化的输出。互联网使得全球化成为常态和日常,互联网成为流行文化的最主要输出和传播渠道,全球化成为青少年网络文化基本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商业全球化的模式运作下,全球化的青少年网络游戏社区、二次元社区、偶像社区已经非常多见。世界各地不同现实社会文化制度,和不同地域生活中的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在同一个游戏、动漫、偶像、兴趣的网络社区中拥有同样的服饰、音乐、流行语、情绪、观念、行为等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现实,也成为中国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资
本
化
未成年人往往被视为正在被成年人塑造、引导和教育的一代,网络文化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而当代资本对于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甚至网络文化和网络潮流很多就是资本所创造的需求和产品。资本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进而不断地创造潮流、生产潮流、掀起潮流、引领潮流。青少年以及青少年的监护人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网络潮流和社会时尚的追随者而已。所有网络服务商和网络平台所追求的用户数量和用户黏性就是网络流行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青少年作为相较于成年人的弱势群体,其网络文化只是整体网络文化下的一个小小的系统,而从本质上和最初的动机上,青少年网络文化根本不具有颠覆、反抗或者对抗整体网络文化的能力和资源。这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与学术界经常研究和讨论的“青年文化”的抗争性的重要差别之一。
娱
乐
化
网络空间的泛娱乐化,青少年在网络空间“娱乐至死”的价值倾向,是近几年媒体批判的一个重点,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思。“泛娱乐化”在网络空间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所有内容的娱乐化,重要历史、时政大事、政务民生要事等被戏谑、被调侃,以卖萌、耍乖、有趣等娱乐化的模式改编、改写形式进行传播;
二是,娱乐有趣、轻松好玩内容在网络上全面覆盖,消费、享乐、搞笑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主导。在这种网络文化大环境下,青少年网络文化也呈现出“极端娱乐化”的倾向,严肃文化被曲解,传统价值被篡改,近几年出现各种奇怪的网络流行语以及网红视频等,都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中泛娱乐化的表现。娱乐的价值和娱乐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不容否定和忽视。然而,青少年网络文化中的过度娱乐化和泛娱乐化表现,已经不能带来正向价值和影响了。更不要说,泛娱乐化下隐藏于网络游戏、动漫动画、网红视频中的庸俗、低俗、泛色情、暴力、审丑、恶搞等不良信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的整合功能和文化的型塑力量,是我们关注青少年网络文化的意义。青少年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网络文化,能够通过互联网更好地表达自我,与同伴能够更好地交流交友, 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创造,这些都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必要途径。而且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特质为青少年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探索空间,网络游戏的角色扮演、网络社交的跨地域交流、二次元中的在线协作、网络兴趣的创作创新,通过互联网找到和建立起来圈子文化、群体文化和伙伴文化为青少年带来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成就感,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极为有益,这就是互联网为青少年的赋能,也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著民的福利。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资本化和娱乐化,“青少年网络文化”的概念已经不能简单地在一个明确的地域概念下来考察和思考,这种全球化的流行文化的交流交往,带来了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在这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主流社会价值这样的视角去洞察青少年网络文化,把其视为某种带有负面意义的“亚文化”来理解,已经失去了意义,而且往往可能导致因为缺少包容而产生的代际冲突。更何况,青年文化对于社会的推进和更新本来就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和途径之一。因此,作为试图阐释、理解并引导教育青少年的成年人,对于青少年网络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更需要多视角、多维度,更需要看到时代变革、社会变迁、代际更替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早在1970年,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了“后喻文化”。她认为,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将成未来(后喻文化社会)。当前互联网和新技术下,这种“后喻文化”在某种情况下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在这样的现实下,应该怎样重新审视和刷新青少年网络文化研究,这值得我们思考。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62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http://www.shekebao.com.cn/